
理塘世界高城,心之所向一座既有光影又有温度的地方
理塘
世界高城,心之所向
一座有光影又有温度的地方
写在前面的话:
设计三所张婧媛从今年6月以来,长期驻场理塘高原,她将自己在项目上的
亲身经历和感想写成了《一纸情书》,引起了许多环美同仁的感动和共鸣。
文章诙谐地介绍了项目参与人员的个性特点,调侃中见真性情,把人逗笑,
也让人泪目,项目生活的点滴细节仿佛就在眼前,这些别样的风景饱含了
团队的温暖情义。正如文中所说,那些在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离开的伙伴,
项目今天的成果离不开你们的艰辛付出,真诚地感谢你们,希望你们有机
会回公司看看、回项目看看。
“我们每个人的辛苦,加在一起,就是项目现在的样子。”简单的辛苦二
字背后是无数次的加班抢工、餐风饮露,这份担当、坚韧、勤奋源于每位
参与人员对作品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超越金钱、名利,是单纯地想要把一
件作品做好的良苦用心,环美人的情怀正在于此。
和理塘项目一样,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苦与乐,也都有一群苦干实干、可
爱可敬的环美人在坚守,谨借此文向所有默默奋斗在一线的可爱同仁们致
敬,你们是环美生态的骄傲和希望之光。
现转载此文(部分修改内容已与作者本人沟通),与各位环美同仁共勉。
而我,此时正坐在书房里,回忆着理塘的点点滴滴。
从6月初第一次进入藏区,到10月初结束自己的出差之旅。中途回来的时间还没在理塘的时间长。设计从1月断断续续
做到11月,施工从4月做到现在,对项目的感情,熬也该熬出来了。
最初来到理塘,我对它的印象是工地,没有温度,也没有厚度的,它只是一个场地。我们图纸上,模型上的场地。
我们打量它,收集资料,测量数据,像一丝不苟的研究者。
拍摄各种可能运用于设计的照片,这是我们的工作。
后来,我认识了一群人,他们会带我去大自然,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会在小事上互帮互助。
当然,还有一群人,我们会拌嘴,会每天一起吃饭,会一起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大家战斗在一起,蔡总也常常来看
望大家,亲自为大家下厨做一道拿手菜。
画面开始鲜活,这是宝藏。
工作有时也很辛苦,要在黑夜抵御寒风,持续战斗在一线。
偶尔即使中午,也来不及回去吃饭。只有待手里的工作告一段落,就地而坐。
即使下雨天,黄姐也打着伞亲自上阵,只为更好的呈现设计效果。
这种事情时常发生。
有时甚至会累到直接在饭桌上睡着,在生活的间隙补充体力。
但大家都是一样的。
业主领导为了项目费尽心血,常常开会到深夜,亲自指导把关项目的每个细节,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持、努力。
6月,我对这个项目没太多感情,它只是纸片人,活在书里。
7月,我甚至分不清你们的面容,我知道有多少人,却对不上你们的名字。
8月,你们从纸上跃然而起,有了颜色,我感觉到了温度。
9月,我会气它,也关心它。到了第10月,我开始觉得,理塘就是生活。它在这半年里,强势占据了我大半的情感。
我很想念小熊。
也会想念婷婷,想念钟老师。什么时候,也回来看看呀。
你们在我心中早已不是单薄的纸片,而是一个个记忆里鲜活的个体,温暖而独立于脑内模糊的云海。
所以,我对你们每个人表白,忘不了的是经历,最珍贵的是回忆。
有天,我去了长青春科尔寺,天空下着雨,那一刻,我觉得这里很美。
我们每个人的辛苦,加在一起,就是项目现在的样子。
这是环美生态的作品,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