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发布:玉溪日报 时间:2020-09-08 人气:23
马房夜市
篝火晚会
商铺招商
运营公司筹备
……
近两月来
澄江市右所镇马房村
"走进马房村"
9月1日上午,据负责对接马房村乡村振兴项目运营的玉溪环美山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
人员兰敏介绍,通过前期持续的活动打造和夜市开放,近两个月来,马房村日均过境游客约一
千人,日均住店游客约200人,日均就餐人数在300人左右。今年8月比7月游客量增加约20%。
"俯瞰马房村"(资料图沈阳 摄)
小编带你
抚仙湖畔的幸福村
马房村
确有其独特之处,就说这村名的来历,也带着几分传奇色彩,相传为元末梁王饲养军
马之所。传说是否真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马房村最近几年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
"马房村景观打造"
"马房村景观打造"
村内道路只够一辆马车过,下雨天裤腿上都是泥巴。这是68岁的村民毛政清记忆中昔日落后
的马房村。而今,他在村里有两幢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出租一幢。距离抚仙湖约
300米的马房村隶属于澄江市右所镇吉花社区,辖2个村民小组(吉花5组、6组)619户1768
人,耕地面积847.51亩,是澄江市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后离抚仙湖北岸最近、受益较大的自然
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走出的幸福村、示范村,2019年荣获省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
"马房村村外荷塘"
马房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以打造集旅游文化、生态环境、党群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为重点,
结合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引领群众在参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同时,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产村融
合、产城融合、产业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2016年右所镇启动以“休闲农业”为支撑,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
马房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分两期由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施。一期主
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于2018年基本完成建设。
2019年11月马房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对马房村田园综合体一期项目进行提升改
造,建设生态停车场,打造文创产品一条街,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设置旅游标识
标牌,改造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游客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改造马房食堂、妇女儿童
之家、村史展室等功能室,建设文创商品艺术馆,建立星级民宿、餐饮评比标准,推进美
丽庭院和文明家庭创建等。目前,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马房村运营公司即将揭牌。
"乡村气息营造"
吉花社区5组党支部书记、组长许李坤告诉记者,2018年澄江开始土地流转,马房村作
为试点,这项工作提前了一年,一次性流转了数百亩土地。刚开始有群众不理解,村里
首先统一了党员的思想,又通过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从保护抚仙湖的角度宣讲政策,
算经济账、生态账,最终获得群众的支持。一户原来不同意土地流转的村民后来把自家
的房子出租,每年获得租金6万元,自己跑到城里租房子住,一年只花一万多元。在随后
的环湖北岸湿地建设搬迁中,村里涉迁群众每人获得回迁房和商铺,商铺分到集体名下,
统一管理,租金作为回迁群众的生活费。
留住原住民 维护“生态系统”
这一系列政策从经济上保障了群众的利益,但土地流转后,原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
也面临着“失业”的问题。村民们虽然不愁生计,却对马房村的后续发展带来问题。
如何留住原住民,维护乡村原有的“生态系统”,留住乡愁记忆?如何吸引外来人员
投资兴业,振兴乡村经济?这些都是马房村立足长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马房村景观打造"
"马房村景观打造"
"马房村景观打造"
马房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村口就是环湖路,再走几步就到湖边,不仅离湖近,离澄
江市区也不过4公里,距离昆明机场66公里。近年来,为保护抚仙湖拆除了大量临湖建筑和
商业配套设施,为保护区外沿湖村庄空置房源招商打造民宿、客栈及商业配套设施提供了绝好契机。
此外,马房村具备农耕文化、军马文化、渔文化和水文化等文化内核,为第一、第三产业融
合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马房村拥有更多政策
支持和市场机遇,而且,澄江以“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来
定位发展,国际旅游、国际康养的打造,为马房村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村内店铺林立"
村内外环境的改造提升、被看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本地和外地商家落户马房村。
目前,落户商家不断增加,截至6月初,有从事餐饮的商家10家(本地经营户7
家),从事民宿经营的商家14家(本地经营户4家),其余为百货、药店等配套商户。
"马房村夜市"
尽管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损失,但马房村的
饭店和民宿经营正在回暖。 “‘五一’期间,天天爆满,每天40多桌!
”马房村“荷缘鱼庄”老板杨刚喜形于色。他相信,疫情过后,生意会更好。
杨刚从小在马房村长大,2014年生态移民搬迁回迁到县城,平日里在
新河口开个小店,卖食品和旅游用品。后来商店被拆了,暂停了经营。
2018年,看到马房村打造得十分不错,环境和景观有很大变化,第二
年就到这里签约租房、装修,10月正式营业。尽管装修花了30多万元,
合同一签15年,每5年租金递增10%,花费不少,但杨刚却说:“从小在
这个村子长大,对这个村有很深的感情。我还是离不开这里的水,离不
开这个湖。回到村子,周围都是一个村的人,大家也会互相关照。”
走进马房村,不时可见停车场又进来一辆载着旅客的大巴。
听说这是部分经营户与旅行社合作“引流”过来的。
马房村的“自治”模式
杨刚希望在家门口就业的想法与马房村打造乡村振兴的初衷不谋而合。
据负责马房村项目运营的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美生态”)相关负责人介
绍,今年4月复工以来,他们主要在做绿化及外立面施工。6月,由环美公司控股,澄江山水旅游
发展有限公司及吉花社区5组、6组分别按比例持有一定股份的马房运营公司正在注册。
"客栈一景"
环美生态策划运营中心总监杨皓表示,马房村的定位离不开
澄江“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
”定位。“国际化”在消费层面体现为客单价、消费内容、土地
的议价等,通过价值打造,输出“马房村”模式。马房村乡村振
兴要打造的不是城市的“降级版”,而是乡村的“升级版”,引入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提升原有的文化,满足城市人“回归”乡村的需求。
在运营方面,除对外招商外,更鼓励和发动村民自营,而不是“腾退”村民。
一开始村民普遍没有经营意识,只想收租金。后来通过发挥村组作用和组
织培训,部分本地经营户提高了积极性,自己掏钱买家具。在日常管理上,
马房村采取自治模式,民宿要形成自治、自律,统一标准。安保、保洁、
绿化也由本村人自己负责,理想的状态可以做到“夜不闭户”。
"民宿小院"
即便是外来投资者,在用人方面也“就地取才”,马房村“叁间客”民
宿老板王勇从陕西远道而来,民宿所用的服务员都在当地招聘。他
认为,国人的根在乡村,既然来到这里,就把本土的东西做起来。
民宿经营和服务的理念要在当地得以实现,需要培养当地人,提高他们的服务素养,帮助他们就业。
据了解,马房村建立马房人才驿站,鼓励大学生反哺家乡,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充分运
用现有民宿、餐饮等产业吸引外来人才,目前共有各类人才16名,形成能人带动、共谋发展的良
好局面。以马房村水生植物研究所为重点,建立专家工作站,组建马房人才沙龙,搭建各类人才交流平台。
发挥好马房技校(创新创业学习)作用,举办种植养殖、茶艺刺绣、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
培训2期300余人,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高素质农民,不断拓宽群众增收
渠道。优化人才政策环境,采取政策扶持、待遇提升、项目倾斜和技术帮扶等措施,引导各
类人才向乡村聚集,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调动本地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等乡土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股份
合作发展悦莲、熙和庄园项目,年均收入3.2万元,与企业合作田
园综合体运营,实现村集体年均收益10万元至15万元,壮大集体
经济。引导11户群众出租房屋或自主经营,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
"特色商户"
从6月开始,
环美生态负责协调马房村运营的负责人兰敏忙碌起来,他们计划每年举办三到四个大型活动,
每季度一个小型活动,通过持续活动吸引人气,打造马房村品牌。开展点对点招商,引入一些
品牌商家。招商合作的形式也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如建议商家和村民合营,以减少商家的资金投入。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蒋跃
编辑:王鹏
尊龙凯时最新 copyright huanmei all n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17370号